郁证重用奇经穴
导读:由于奇经八脉与脑、心、肝的联系,所以在病理状态下则出现“癫狂”、“神志恍惚”、“不寐”等,如督脉情志、神志异常的表现有“大人癫痫,小儿风痫”、“厥”以及“其人皆苦恍惚狂疑”。
郁证属于情志失常一类的疾病,是神明错乱的表现,脑为神明之府,故神不为脑主则乱也。
奇经八脉与郁证的关系比较大,首先有多条经脉与脑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如《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除督脉外,阳跷、阴跷与脑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如《难经》载:“阳跷脉者,起于外踝之上,入风池”,《灵枢·寒热病》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又如阴跷脉上面入目内眦,“和太阳、阳跷脉相会,再相并上行至脑”,阳维脉,其脉气发于足太阳金门,上沿大腿外侧,抵少腹沿胁上达肩胛骨向上分布于耳的后方,“到风府穴入脑”。
第二,奇经除与脑联系外,还与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联系。如《奇经八脉考》云:“任脉……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由此可见任脉与手少阴心相联系;任脉、冲脉、带脉也与足厥阴肝经有联系。而心主神明,肝主疏泄,共同调节着神志、情志活动。因此,奇经与人体情志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奇经八脉与脑、心、肝的联系,所以在病理状态下则出现“癫狂”、“神志恍惚”、“不寐”等,如督脉情志、神志异常的表现有“大人癫痫,小儿风痫”、“厥”以及“其人皆苦恍惚狂疑”。又如,阴维、阳维,阴阳失调则出现“怅然失态”;阴跷、阳跷失调可见“不寐”、“狂走”、“嗜睡”、“癫痫”等神志异常的表现。
由此可见,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也是奇经八脉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奇经八脉不仅主神志病,而且其腧穴也主治神志异常疾病。如《普济方》说:“治狂走喜怒悲泣,穴巨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水沟治“失笑无时,癫痫狂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千金翼方》曰:“狂痫不识人,癫病风乱,灸百会九壮。”
鉴于对奇经八脉病候和施治特点的认识,基于奇经八脉与脑、心、肝的经脉联系比较密切,在生理病理上与神经活动有关。对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程莘农院士重视奇经穴的应用,以奇经八脉穴为主,再根据抑郁症辨证的不同证型,配合其他经脉腧穴。
奇经八脉主穴多选:督脉取神庭透百会,大椎透身柱;任脉取膻中透巨阙;阳维与足少阳交会穴风池(双侧);八脉交会穴内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督脉为阳脉之海,入络于脑,主宰精神,情志活动,督脉之神庭、百会、大椎、身柱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是古今治疗癫狂、痫证及郁证的有效穴。风池为阳维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阳维入络脑,阳维不利可见“其人惊而怅然失志”,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肝主疏泄及情志活动,故针风池可安神。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与冲脉交会穴,以和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心烦,食欲减退等。取任脉之膻中、巨阙,膻中为气之会,针之以行气开郁。巨阙为心之募穴,心为“君主之官”,取之有宁心镇静安神之功。任督配穴,以调整阴阳,阴阳平衡,精神乃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