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维脉的病侯——阴维为病苦心痛
导读:三阴俱属于里,与阴维脉交会部位主要在腹,所以其病症主要以心腹里症为主。王叔和说:“诊得阴维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其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腰中痛。”
我们都知道“心痛”在现代医学中主要指的是心脏方面的疾患,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难经·二十九难》记载:“阴维为病苦心痛”。这里的““心痛”不仅仅代表心脏的相关疾病,而是对腹部诸疾的概括,胸腹腔内的各种内脏病症均属“心痛”的范畴,所以“阴维为病苦心痛”指的是阴维脉病变时多会出现内脏里证。为什么呢?阴维脉络诸阴,诸阴与阴维脉主内脏“里证”具体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梳理这个关系?
注:表格总结来自文献:《对阴维阳维脉主病的探讨》
三阴经治疗胸腹部的疾病如下:足太阴脾经是动病中有“胃脱痛”,所生病中有“心下急痛”,意指胃痛、心口痛。阴维脉于足少阴肾经交会穴筑宾,主治以腹部病变为主,如 “小儿胎疮”、“颓痛”等,足厥阴经穴位可主治“腹大坚、胀痹腹满”等,阴维脉维系诸条阴经,这些经脉或穴位上的病变,在阴维脉的病侯上也会有所表现。所以阴维脉病候是对足三阴病候共同特点的高度概括,而不是三阴病候之外的其它病症。
“阴维为病苦心痛“的临床最多的应用体现在”心胸内关谋“,这里的“心胸”也不是指单纯指心脏疾病,而是指凡心胸腹病证都可取内关穴治疗。 为什么呢?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胃脘部,故可治中焦脾胃病变。阴维脉的主要病候还有心痛、心烦、忧郁等。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心包络是心之外膜,外邪侵袭于心,由心包代心受邪。
《类经治裁》曰:“心痛,心包络病,实不在心也。”此外。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手厥阴经脉循胸出胁;所以通过经络的循行,表里相通及散布传注,内关可联系心、肺、脾、胃等脏腑。所以内关具有宽胸解郁、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是治疗心胸疾病的要穴。
内关穴为手厥阴细胞经络穴,联络手少阳三焦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所以可主心胸、胁肋、腹部疾病。“心胸内关谋”的立论符合循经取穴原则,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也是“阴维为病苦心痛”在临床应用的具体体现。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