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你“心心挂念”的心都在这里
导读:说到中医,不管是专业医生、抑或是中医养生爱好者,还是平常百姓,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的会浮现出“阴阳”“脏腑”等字眼。今天小编要与大家探讨的主要是属于“脏腑”中的心。
说到中医,不管是专业医生、抑或是中医养生爱好者,还是平常百姓,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的会浮现出“阴阳”“脏腑”等字眼。今天小编要与大家探讨的主要是属于“脏腑”中的心。
首先,我们一起复习“藏象“的含义:
“藏象“是隐藏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其中“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藏是象的本质。“象”包括三个含义:分别是形象:内脏的解剖形态;征象:内脏反映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应象:五脏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关于“心”的藏象表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说明心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包括自己独有的生理功能。
第一.心藏血: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流注全身而发挥滋养作用的功能。
其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心之阳气充沛,阴血充盈,脉道通利,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2.血液运行正常,则可以营养心脏及全身。主要表现:心脏搏动正常,面部红润光泽,舌质淡红润泽,脉象缓和有力。
3.心主血亦有生血的作用。
若是生理功能失常,则表现为:
1.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可见心慌、心悸、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无力。
2.心血瘀阻,脉道不畅则可见心前区疼痛、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
第二.心主藏神:指心具有主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和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
1.精神思维活动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2.主宰与协调脏腑形体官窍等的生理活动,使全身各方面的生理活动保持协调平衡。
若其生理功能失常,则表现为:
1.心神失常引起的失眠多梦、精神错乱、反应迟钝、甚或昏迷、不省人事等。
2.脏腑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形体官窍功能障碍。其中需要强调的是“神”的意义并非如此简单的概括,其涉及自然规律、人体生命活动、精神意识活动等,中医学中脑亦主神志,那“脑主神志”与“心主神”的区别在哪里呢?程凯教授在《中医学基础》第二季做了精彩的讲解,大家可以登录CCtalk上认真聆听。
心还开窍于舌,也就是说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舌主司味觉和语言表达,其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灵枢·脉度》中记载: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在《灵枢·忧志无言》中也有记载:舌者,音声之机也。在生理正常情况下,心血充足,心神正常,则舌质红润,味觉灵敏,舌体运动灵活,语言流利。
在病理情况下:若是心阳不足则可见舌质淡而胖嫩;心阴不足则可见舌红瘦瘪润,味觉灵敏;心血不足则可见舌质淡白,味觉减退;心血瘀阻则可见舌质紫暗、瘀斑;心火上炎则可见舌质红,口舌生疮;心神失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誓或失语。临床上亦可以从舌象的表现对心的气血阴阳异常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明白了心的生理功能,主藏血,主神志;心在窍为舌。但是你真的理解其中的原因吗?为什么心主主藏血,主神志;心在窍为舌呢?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