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来袭!#北京白昼如夜#】 中医“穴药”赶走暑湿感冒
导读:从中医来说,感冒多是因为腠理不固,也就是肌表的防卫能力弱,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四季都可能发生。同样是感冒,也分很多种类型,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三大类,这跟季节气候的变化、病邪的不同以及每个人体质的差异有关。
5月21日下午,一场雷阵雨突降北京,多地白昼如夜,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冰雹和7级以上短时大风。
随着夏季的到来
气温不断上升加上降雨频繁
天气又闷又湿
十分容易感冒
从中医来说,感冒多是因为腠理不固,也就是肌表的防卫能力弱,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四季都可能发生。同样是感冒,也分很多种类型,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三大类,这跟季节气候的变化、病邪的不同以及每个人体质的差异有关。
暑湿感冒的症状特点是“内外结合”。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侵袭人体后,多表现为明显的阳热症状,如高热、烦渴等,但暑中夹湿后,热透不爽,表现为发热不扬,且湿性重浊,因此会感觉头身困重,就像在头上缠上一层层又湿又不透气的纱布一样,因为外感之邪多侵袭人体阳位,头为上,上为阳,所以常常形容为头重如裹。同时,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出现胸闷脘痞的症状,脘指胃脘,痞指因气滞而形成的时而聚、时而散的气块,胃居中焦,气机不畅,中上焦不通,则胸闷不舒。因脾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尤其易损伤脾阳,脾阳受困,运化不健,水湿不布,则会出现脾胃不和、食欲缺乏、大便稀溏等消化功能问题。
一说到夏季感冒,很多人都会想到吃藿香正气丸或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丸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
藿香正气丸和黄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其实人体自带藿香正气水,那就是外关和内关两个穴位。因为暑湿感冒症状内外皆有,所以治疗的时候就要表里结合。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可行气利水,解暑祛湿,以治外;内关是治疗呕吐非常灵验的一个穴位,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以治内。
内关
快速取穴:正坐仰掌,微屈腕,近手腕之横纹往上约两指处,在两条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胸闷、失眠、郁证、偏头痛、眩晕、高血压。
外关
快速取穴: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与内关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感冒、目赤肿痛、耳鸣耳聋、上肢关节炎、落枕、脘腹胀痛、大便秘结、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偏头痛、失眠、脑血管后遗症。
两穴同为络穴,位置又内外相应,同时点揉可以交通内外,表里同治。如果热重,则可以配合大椎刺血。
此外,还可选肺俞,脾俞,阴陵泉,足三里温和灸。 暑湿感冒乃呼吸系统疾病,一切呼吸系统疾病都可找万能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可宣降肺气防感冒;脾俞,阴陵泉合用可达到健脾祛湿,表里同治之目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本身机体正气充足,体质强壮,暑湿之邪也不易侵犯,所以选择保健之有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增强体质。
每穴灸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一次,灸至身热解除,胸闷等症状消失再灸2次即可。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