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身体上的“特殊记号”,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导读:神阙穴下面即是关元穴,耳穴脉气相通,元气发于关元,第一个联系的地方就是神阙,而脐疗就是通过对神阙的作用加上外敷药物的功效,共同起到调整元气和其他脏腑经气的作用。
小时候,应该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不管多热的天,睡觉的时候都要记得盖住肚脐眼,要不然第二天就该拉肚子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知道吗?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风寒从肚脐眼侵入人体,这个地方可是邪气致病的捷径,能直接导致脏腑的病变。肚脐是脐带剪短之后形成的凹陷,中医称为神阙穴。神阙和十二经脉、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窍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先天与后天的关键联系点,是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所以张景岳把神阙穴视为是人体的“生之门”和“死之户”。
神阙穴下面即是关元穴,耳穴脉气相通,元气发于关元,第一个联系的地方就是神阙,而脐疗就是通过对神阙的作用加上外敷药物的功效,共同起到调整元气和其他脏腑经气的作用。
西医学认为,肚脐处的皮肤最薄,药物容易透入。同时,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组织,分布着丰富的静脉网,并有动脉小分支,血管丰富,外用药物较易吸收,并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脐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敏锐,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能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改善各器官功能。
脐疗法是在肚脐(神阙穴)敷药或运用艾灸、拔罐、按摩等方法来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药物敷于皮肤,能达到肌肉腠理,也同样能将药物通过皮肤直达经脉,散于体内,融入气血津液之中,发挥内外一贯的作用。现在临床上脐疗的方法多是用灸法,根据放置的药物不同分为隔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以及用温灸器直接灸等几种。
脐灸法虽然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的,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首先是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的人尽量不要用脐疗法。
2、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皮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
3、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在进行脐疗的时候一定要问清使用的都是什么药物,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4、在进行脐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在室外进行治疗, 让脐部对准风口,要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
5、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需要局部加热,比如艾灸,此时要特别留意皮肤的颜色变化和表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烫伤。
/ 沟通天地,补养全身 /找准
位置
中脘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以上4寸。按照骨度分寸法,从胸剑联合到肚脐一共是8寸,中脘穴就在中间的位置。
关元
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
神阙 在腹中部,脐中央。动作
要领
将双手手掌叠放于腹部,先以中脘为中心,摩擦上腹部,再以关元为中心,摩擦下腹部;最后以肚脐为中心,摩擦全腹。步骤:
1、以中脘穴为中心,摩擦上腹部,摩擦10周,有热感向内渗透为度。
2、以关元穴为中心,摩擦下腹部,方法同上。3、以肚脐为中心,摩擦全腹,上到中脘穴,下至关元穴。摩腹10周,以有热感向腹内渗透为止。
4、仍以肚脐为中心,摩擦全腹,上到中脘穴,下至关元穴,摩腹10周,仍以有热感向腹内渗透为止。
摩腹的时候要轻柔和缓,要做到“皮动肉不动”以有热感渗透到腹中为佳。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