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病历,悟程氏针灸如何防治焦虑症、抑郁症
导读:焦虑症与抑郁症都属于精神类疾病,与人体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植物神经即内脏运动性神经,依其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主诉:精神焦虑紧张惊恐,伴胸痛、心悸等症2个月。
春节前因孩子精神问题,陪伴孩子7天,导致自己惊恐不安,表现为大哭、四肢麻木、濒死感,伴头痛、胸痛,自服2片阿司匹林,15分钟后症减,后致连续4天4夜无法入睡,伴心悸,呼吸不畅,大、小便失禁。
在外院诊为惊恐症,予口服奥沙西泮(夜),劳拉西泮(白),服三天,后改为盐酸帕罗西汀,白天半片,4天后改为1片。为求进一步诊治来大诚中医就诊,当时症见:有强烈紧张感,心紧、手抖、唇抖、肌肉不自主抖动。不能见人,有人来,就会全身颤抖;易受惊吓,不能听到比较响的声音。纳差,大便一周一次(已近五十年便秘史),小便有排不尽感,排尿后有尿不由自主排除。希望用物理方法达到可减少服药量,入睡的目的。 后经过一系列治疗,通过患者的反馈可以看出患者的病变得到了较高的改善。(如下图)改善不明显:正常排尿后有没排净感,还有3-5次小股留尿。
有所改善:肌肉跳少,右手抖动减少了一些,全身心有所放松,治愈的信心有所增加。 明显改善:排气排便的效果最好,有肠鸣和蠕动感,敢洗澡看一会微信了。上方病例中的患者患有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那焦虑障碍与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呢?治疗方式又是如何呢? 先看看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常见症状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表现;又或是涉及各脏器,包括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表现。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焦虑症与抑郁症都属于精神类疾病,与人体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植物神经即内脏运动性神经,依其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般脏器均由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支配,它们在机能上互相拮抗和制约,(两者的功能对比如下图)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剧烈活动或者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适应环境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血糖血压降低等。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补充,利于保护机体。 当两者的平衡被打乱时,会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
程氏针灸在治疗这类型的神经类疾病上多从调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入手,如赵主任在视频中向我们演示的中冲放血,安神宁心;神阙闪罐、左侧滑肉门“芝麻开门”针法,调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等对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精神类疾病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