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物候,这些养生原则要知道
导读: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此时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鴑
三候虹始见
清明物候
清明民间习俗
清明最为人熟知的习俗就是扫墓了,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01
吃青团
青团,其制作方法是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雀麦草,又叫浆麦草,野子麦。野生在江南水乡的河岸、沟渠、田埂边,雀麦草具有清心败火的神奇功效。
02
踏青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谈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03
放风筝
缓解颈椎病、肩周炎
清明养生原则
01
调畅情志舒肝气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不注重调理情志,而使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清明时节,人们更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尽量使心情舒畅,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宽善待人,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季又开始出现,气温会随着降雨而略有降低,但是雨后天晴,气温又会不断升高。在这个节气里,大家千万不要整日窝在家中,要经常外出到树林河边或者公园,绿色植物多的地方散步,保持乐观的心情,多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当的运动。
02
补益肺气防未病
饮食方面,清明时节的饮食仍以春季养肝、养阳、护脾胃为主,但要开始增加补益肺气的食物了,这是因为4月已经接近春季的尾声,夏季的主气是火,五行中心火克肺金,因此要补益肺气,未病先防啦。服一些适时的滋补品,如煲点银耳汤(银耳甘平,无毒,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泡杯菊花茶(菊花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也算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心之主气做做准备。这个季节常会有新鲜的桑椹儿上市,有条件的朋友可拿它与菊花一起泡茶喝,桑椹益肾润肺,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