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降温!老寒腿、老鼻炎、老胃病......记住这几点
导读:据@中国天气 消息,从10月14日开始,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已经启程,未来四天将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将“断崖式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12℃。大范围降温,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做好这几类疾病的日常防护,尤为重要。
新一轮冷空气来了!
据@中国天气 消息,从10月14日开始,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已经启程,未来四天将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将“断崖式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12℃。
大范围降温,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做好这几类疾病的日常防护,尤为重要。
老寒腿
进入秋冬季之后,天气转为寒凉,在寒冷的季节中我们身体的毛细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会收缩,所以在中医里有句话叫寒主收引,这个时候有些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会出现下肢寒凉、膝关节疼痛等情况,秋冬季老寒腿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人体经络是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如果遭遇寒湿等病邪的侵犯,人体经络往往会遭受闭阻,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艾灸防治老寒腿
艾灸借助其药物和温热作用,温暖肌肤经脉,以活血通络,因此能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的免疫功能正常,则抵抗力强,疾病便不易产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能够调整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关键在于什么时候灸在什么部位,灸在对下肢血液循环非常有帮助的部位,就是我们的腰骶部,老百姓都知道腰为肾之府,在腰的中部有这样一个穴位叫肾俞。在这个部位,我们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灸5-10分钟这个地方热了,并且这个热能往腰里渗透、放射就可以了,隔天灸、每天灸都可以,如果你的下肢寒凉的症状比较重,建议你每天灸5-15分钟。
哪些人不能灸
艾灸具有温补之性,适用于体质偏虚寒者,对于热性体质者,如便秘、甲亢、血压控制不稳者,或有面红目赤、口干、小便黄等阴虚火旺者均不适宜。
老鼻炎
秋冬季,很多人又开始犯了鼻炎,喷嚏不断、鼻涕横流、眼睛鼻子过敏。
中医认为鼻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类:
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
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鼻炎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
治疗鼻炎,一方面要找到迅速改善症状的“开关”,另一方面要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鼻炎复发。而中医治疗鼻炎,不仅能即时改善症状,关键还可以利用其肌体调理作用,增强体质,减少鼻炎发作,真正起到预防作用。
自我缓解鼻炎妙招
治疗鼻炎,一般我们会将迎香与上迎香组合来用。因它太有效了,一针刺入,患者立刻就会有种特殊的酸感出现,这种酸比吃芥末还来劲,且会一直酸到鼻根,让你顿时两眼泪汪汪,鼻涕一大把,但也会立刻让你鼻窍通畅。当然,按摩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用手掌大鱼际(当然,用手指指腹也可以),擦摩鼻旁鼻唇沟, 从迎香至上迎香,反复纵向擦摩,使局部发红发热即可,可以起到通畅鼻窍、缓解鼻塞、治疗鼻炎的作用。
老胃病
大家常说“春捂秋冻”,秋冬季气温下降,此时易患胃病,因此不能“秋冻”,尤其是对于胃病患者及寒湿体质的人。需格外注意对胃部的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痛或旧病的加重。
天气转凉后,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容易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可选择揉按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足阳明胃经,前正中线旁开四寸,平脐。
方法:仰卧位,将拇指螺纹面吸附于天枢穴表面,做顺指针或逆时针环旋揉动,并在揉动是逐渐下压。并配合顺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此时下按;呼气时收腹,手慢慢抬起。可在每天早上5点-9点这段时间做,有利于脾胃功能的苏醒。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