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耳穴治疗
导读: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以及疲乏无力,肥胖。糖尿病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有关。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以及疲乏无力,肥胖。糖尿病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有关。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位在肺、胃、肾,可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主要表现为口渴,与肺最为相关。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输布津液。若肺受燥热所伤,那么津液就不能输布,而是直趋下行,随小便排除,故会出现口渴、小便频数的症状;
中消主要表现为多食,与胃最为相关。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若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就会出现口渴多饮,食多容易饥饿的症状;
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与肾最为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若肾阴亏虚就会导致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消谷善饥,肾失固摄,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则尿多味甜。
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过调节血糖的经典穴位处方,今天我们和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的耳穴治疗方法。
主穴:胰胆、内分泌、口、神门、三焦、皮质下、脾
胰胆:具有疏肝利胆、解痉消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治疗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口苦、胸胁胀满等;急慢性胰腺炎、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耳聋、耳鸣、偏头痛、颈项强直、失眠多梦等。
内分泌:有调节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可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活血通络、调节代谢功能、消肿利湿。主要可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炎、遗精等;过敏性疾病,如急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吸收代谢功能障碍疾病,如胃炎、消化不良等。
口:具有疏风通络、镇静止咳、止痛、消炎解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主治面瘫、胆囊炎、胆石症、各种疾病引起的口味异常、口腔溃疡、咽炎、哮喘、失眠烦躁等。
神门:是止痛的要穴,有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消炎止痒、抗过敏、降血压、平肝熄风以及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烦躁、精神错乱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头面五官、内脏、肢体的各种炎症、痛症;高血压以及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药物过敏疹、湿疹、神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咳嗽以及其他瘙痒症等。
三焦: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及通利水道的作用,临床上具有流通气血、疏通水道、理气止痛、补心养肺、健脾和胃、补肾利水、滋阴止渴的作用。主治各种内脏器官的病症如冠心病、胸闷、气短、胁肋疼痛、消化不良、贫血、肝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上肢外侧疼痛以及耳鸣、耳聋等。
皮质下: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失语、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以及顽固性炎症、痛症、呕吐及呃逆等疾病。
脾:具有运化水谷、健脾益气、统血生肌、清热利湿、补气升提的作用。主治各种消化系统病症,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小儿厌食;脾不健运所致的病症如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功能性水肿、腹水以及痰湿内阻症等;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贫血、女性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以及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腹泻等。
配穴:肺、胃、肾、艇中、眼、耳迷走、心、耳尖、屏尖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