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的定性诊断,让针灸失去了灵魂
导读:针灸一旦用定性的思维去诊断治疗,我们将无所适从,但可惜的是很多教材书籍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很少使用定位,一旦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疾病,将会发现很不一样。
你常用的是什么诊断?
脾虚肚子大你怎么诊断?
怎么治疗?
在针灸临床中往往存在,在诊断时,往往采用的是定性的诊断,如肝郁气滞、脾虚、气血瘀滞证等,那治疗思路也与之相应,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活血化瘀,那与之相应怎么选穴呢?
疏肝解郁——选择足厥阴肝经腧穴?太冲?
肝经上任意穴位?
健脾——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背俞穴脾俞?理气活血——膈俞?太冲?
像这样的诊断配穴方式,针灸成了套路化,模式化!!!
针灸一旦用定性的思维去诊断治疗,我们将无所适从,但可惜的是很多教材书籍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很少使用定位,一旦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疾病,将会发现很不一样。
经络本身就是联络脏腑器官、体表肢节的,它构建起来了脏腑的关联性,脏腑功能的协调性,它本身就是定位的。
如果一个患者来治疗,就说感觉自己最近几年来肚子越来越大,各种锻炼也做了,减肥了减了,肚子就是不见下去。在结合舌脉,还有身体其他伴随症状诊断为脾虚。如何定位诊断?如何选穴呢?
病位在腹部,在足太阴经,带脉,代谢紊乱腹部松弛带脉失约。
要增强腹部代谢!!!
这样的肚子松弛,是因为腹内外斜肌与腹横肌、腹直肌松弛引起的,要兴奋这些腹壁肌群。调节腹壁,当选足太阴经腹部穴位,足太阴经腹部正当腹外斜肌的肌肉与筋膜的移行处,腹直肌与腹内斜肌的交界处。
根据上述的结构,就get到了脾经所在位置的精妙之处,腹壁浅层的筋膜尽在其下,“道”都在这里了,“术”推之可“十”,你自己能总结出多少种选穴方案呢?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