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郁闷族”,有哪些特点?快看看你有没有
导读:人体之气是人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还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先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表现。
气郁体质的人,多愁善感,忧郁脆弱,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叹气,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差,不喜欢阴雨天气,容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白合病等病症,我们形象地称之为“郁闷族”。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可谓是“郁闷族”的典型代表。林黛玉属于内向型女子,性格特点敏感、忧郁,情绪易感性,行为孤僻、寡言,但又常为一些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动感情,表面上有时似乎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却充满自卑和懦怯。黛玉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老、分散、衰败。
人体之气是人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还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先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表现。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统称为“气机失调”,其中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者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之为“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气机通畅,机体的功能才能正常。
气机的运动与情志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所以情志异常,往往会引起气机紊乱。当气的运动不畅且结聚于内的时候,便形成“气郁”。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 气郁体质的人容易郁郁寡欢,所以要注重调畅情志,可以选择开四关。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生贵乎养神”,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四关,指双手虎口处的合谷穴,和双脚对应位置处的太冲穴。这四个位置是人体气机通畅的关键位置,按之有助舒畅心情,舒缓抑郁或发怒的情绪。
合谷配太冲,其疏肝解郁功效更强,且还能行气活血,和胃降逆,有定志安眠之效。二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几乎可以治疗任何气机不畅之病,包括气机不畅、不通而痛的各类痛症;气机郁阻、焦虑抑郁的各类精神疾病。
太冲,在足背部,第1、2趾间,趾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足背动脉搏动处。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位于1、2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除了开四关的方法,还可以用膻中舒气会。
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侧乳头之间,胸部正中线上,这里是人体内宗气所会聚的重要部位,所以通过刺激膻中穴可以达到调节全身气的运动状态的功能。
我们可以将掌根置于胸前膻中穴的位置,稍用力按下,轻轻揉动5-10分钟,有助于调畅人体气机。除了用掌根按揉之外,我们还可以双手合十,将双掌大鱼际置于膻中穴上,上下擦动,以胸部局部发热发胀为度。
此处我们双手合十,以双掌的大鱼际摩擦按揉膻中穴,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在里面。在中医的针灸经络理论里面,手太阴肺经的循行是经过手的大鱼际而到达大拇指的。所以我们在做此动作的时候的同时,我们还相当于揉按了大鱼际,刺激、调整了肺的功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宽胸理气。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