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治疗手法:挪法
导读:头颈部治疗手法:挪法
以掌或指与体表贴实,捏住肌肤稍停片刻后,再使肌肤逐渐从掌内、指间滑脱出来的连续操作手法为挪法。
操作要领: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同时或交替平放于脊椎及脊椎两侧的施治部位,手与体表贴实,施用功心劲,先上推或下拉,同时将体表肌肤逐渐握手掌、指中稍停片刻,然后手上移或下移持续用力,使握于掌内的肌肤缓慢地从掌内滑滚出掌指间。如此反复施术,直至挪完施治部位为止。

注意事项:操作应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进行,避免损伤肌肤、皮表。以上移上推为补,下移下拉为泻。
功效:调和气血,疏风散寒,温经活络,软坚散结,开腠理,透毛孔。
注治:胸闷心烦,肩背疼痛,外感风寒,发热无汗,肌肉酸痛。
[文选]
《中医按摩疗法》:推荡法之一。在腹背等大部位,先将手掌平压在按摩部位上,然后握拳拿住一块肌肉稍停,再放手前移,再握拳,再放手前移,如此类推,用力稳妥地挪移,关节骨或胸肋骨分离复位时用。
《小儿推拿》:用掌心在一定部位上自上而下,左右往来的慢移动,本法相当于摩法变化运用时之开合法。
[按语]
挪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手法之一,应用不其广泛,多在脏腑按摩时用之。本法作为发汗解表,驱散风寒的手法,常与推法、捏法、挤法、扯法相互联系,但必须予以区分。临床施术一般以患者局部有舒适发热感为度。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184221189)交流讨论,直接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