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痧藤
导读:发痧藤
发痧藤《中华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的藤茎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V. andersonii auct. Non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别名】过山龙、惊风红、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山川、藤牛七、蔓斑鸠菊
【拼音名】 Fā Shā Tén
【英文名】 Stem of Anderson Ironweed
【原形态】毒根斑鸠菊 攀援藤本,长达10-12m。根粗壮。枝圆柱形,密圆状形,密被黄色柔毛;茎基部木质,具纵细沟纹。叶互生;叶柄5-15mm,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叶片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1cm,宽3-8cm,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楔形、近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行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被密绒毛,侧脉74-7对,网脉明显。头状花序较大,2-7个排成腋生或顶生圆锥状,直径8-15mm;总苞片5层,绿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有黄褐色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长6-7mm,宽1-1.5mm;花托平,径约3mm,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8-10mm,具腺。瘦果圆柱形,长4-5mm,有10条纵肋,有微毛;冠毛红褐色,长8-10mm。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溪边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主感冒;疟疾;喉痛;牙痛;风火赤眼;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含濑。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发痧藤《*辞典》
【摘录】《*辞典》
【来源】为菊科植物细脉斑鸠菊的藤茎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 Fā Shā Tén
【原形态】木质藤本,高约10~12米。细枝多,有微毛。茎外皮棕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通常全缘,上面有微毛;叶柄短,约5毫米,有微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径约1厘米,聚伞花序式排列;苞片4列,披针形,长1~5毫米,外面的较短;花淡紫红色;两性,花冠管状,5裂。瘦果,冠毛多数。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溪边或疏林、灌丛中。分布广东。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温。"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血。治感冒,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牙痛。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疟疾:过山龙四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牙痛:过山龙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一片。
③治结合膜炎:过山龙适量,煎水洗。
④治跌打损伤:过山龙根适量,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皮炎:过山龙藤茎适量,煎水外洗。(《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184221189)交流讨论,直接点击
微信扫一扫 穴位密码公众号:xueweimima
标签:
相关阅读:
穴位疗法治百病>>
-
高清图
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求人
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求人,自己敲打一个穴位就搞定
-
高清图
艾灸的16个核心问答,全掌握了,你
艾灸的16个核心问答,全掌握了,你就是艾灸高手!
-
高清图
一根棉签解决身上各种酸痛,只要
酸痛一根棉签就能解决,根本用不着麻烦医生。
-
高清图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
-
高清图
夜尿频多怎么办 艾灸中极穴巧
艾灸中极穴 巧治老年人夜尿频多
-
高清图
睡不安稳、晚上睡觉多梦怎么办
睡不安稳/睡觉多梦,穴位有妙招